悅讀台灣 名人推薦

有幸參與《悅讀台灣》系列叢書,英文版的審定與錄音,對於台灣歷史的多面性由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引起更具深刻意涵的興趣。讓我這個在台灣工作生活已十多年的外國人,才真正開啟了認識台灣的窗門。因此我平常休閒喜歡騎著自行車,或在台灣山區徒步健行,足跡就涵蓋了叢書所介紹過的地方。

「台灣兒童文學研究學會」(TCLRA)第一屆理事長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英文系系主任 Jonathan Klassen孫克強

《悅讀台灣》文學繪本,帶給讀者是美不勝收的台灣故事,鮮活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的真實故事。秉承著立足於鄉土的溫暖熱情,較諸傳統英雄傳奇式的故事,更令人感到親近;作者與繪者們多姿多彩的文筆與畫風,亦充滿了親和力與吸引力。讓生長在台灣的孩子們,閱讀這套叢書,當會深入地了解家園,親愛鄉土,讓台灣更加美好。 而像我這樣的「非台灣人」,讀了這套書之後,也不禁由此感受到這源自於土地,盎然勃發的生命力量。

JO CHANG 張 柱 Time Inc. 前時代生活公司 亞洲中文版總編輯

《悅讀台灣》文學繪本是推動學習多元文化真適合的教材佮課外讀物,製作單位專業閣用心走揣作家和專業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作家參與翻譯、配音,市面上華文和英文繪本窒倒街,獨獨咱《悅讀台灣》文學繪本有聯合國提倡語言權佮文化多樣性宣言的心胸以及深刻的人文關懷,才有法度出版遮爾重量級的文化繪本。這套圖、文、音攏優美的《悅讀台灣》文學繪本會得予囡仔學習台灣多元語言,嘛會得予大人認捌台灣的風土民情;這是咱攏應該來加入的文化建設工程,承蒙大家,恁仔細,勞力。

                                                              馬偕醫學院台語講師 陳豐惠


———————————————————————————————————————————————

DVD 特別推薦

華語、台語、客語:特聘各領域專業翻譯、錄音老師,是您學習母語的最佳範本選擇。
英語:英文審定、錄音 Jonathan Klassen孫克強
           英文翻譯 賴妙淨 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英美文學碩士。
修詞精確、文法簡潔,清晰流暢、優美感人,幫助您學習語文事半功倍的良師益友。

———————————————————————————————————————————————-

 

遷 村    

* 作者 巫秀淇

遷村!整個村子、整個聚落的人集體從一地遷徙到另一地,我們可以稱作遷村。

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會遷村呢?在古代,多半是因為發生了天災人禍,例如旱災、水患、瘟疫、戰爭等等,哀鴻遍野、無以為生,村子再也無法住人了,迫於無奈只好遷村。遷村之所以會令人感覺無奈,是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要離開自己久居的家鄉,怎麼捨得呢?但是天災發生了,戰爭發生了,縱使萬般難捨,也只得搬遷。

然而在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不見有天災肆虐,也無戰爭蹂躪,遷村的事卻還是發生了。為什麼呢?因為政府看中了這個村子的地段,要在這裡進行建設,為了大建設的需要,所以必須遷村!

威權專制的時代,為了大建設,或為了所謂更廣大人民福祉而所為的遷村,人民沒有一絲拒絕的權力,一紙公文下來就得搬家。民主體制的時代,成熟的民主國家通常會在建設開始前,和人民做充分的溝通,聆聽與接納各種不同的聲音並妥善規劃、公正無私,哪怕因此將耗費不少時間與人力,結果無不盡其可能、面面俱到。

但是民主不成熟的國家,通常會利用各種方式營造民眾支持建設的氛圍,再訴諸行政「魄力」,藉由國家的合法公權力行事,質疑和反彈則被解釋做「少數人」「自私」「不支持大建設」的全民公敵。於是乎,遷村,終究還是在萬般無奈之下進行了!他們的家、他們的記憶,一再的被放逐在這塊土地上流浪。我們希望我們的政府,是屬於哪一種政府呢? 

繪者 陳沛珛

我不曾親身體驗遷村,只有從小到大經歷大大小小搬家經驗;即使只是在這個小小島上遷移過幾個城鎮,也足以使人失去歸屬感。每當有人問起是哪裡人?總是考慮一下決定回答:「台北人吧!身分證字號A開頭。」

而每一次的搬家總會丟掉些東西,行李總是更為精簡,關於童年和青春期的物件如今已所剩無幾。物件雖然不代表記憶本身,但失去那些載體,必然地,所屬的記憶也終將消失。

拿心相比,況且是朝夕相處了那麼久的家園。

 

暗夜榮光 黑貓中隊

作繪者 謝欽郎

冷戰歷史無聲無息的走過,英雄的血跡穩定了台灣早期的經濟與政治局勢。翻閱這段直到今天,還蒙著神秘面紗的U-2高空偵察機—黑貓中隊傳奇的悲壯歷史,是希望我們想想:當時可以為之犧牲生命的自由民主信仰,是否安在?還是這些英雄超然的愛國情操,只是歷史悲劇中偶然的塵埃?

參訪“黑貓中隊”的秘密基地,置身歷史現場,讓這次創作更能還原其真實樣貌。

 

雲高深處的精靈

作者 孫元勳

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深居著十餘種鳥類,限於篇幅我們僅能挑出其中大家比較容易觀賞的五種鳥類;雖然牠們之中有的外觀不甚搶眼,但因喜歡成群結隊、喧喧嚷嚷,或者容易與人親近,而吸引我們的目光。

每回秋冬開車越過這些寒氣逼人的山頭,聽見這些森林小精靈的聲音或看見牠們小小的身影在地面跳躍前進,心裡總是想著入夜後牠們到底睡在那裡?如何不讓自己挨餓受凍,總讓怕冷的我打心底兒佩服。

本書所介紹的這五種鳥類,除食蟲子的火冠戴菊鳥外,其他四種雜食的高山鳥類,會經不起誘惑而食用人類留下的垃圾食物,讓人不禁擔心牠們的健康,衷心呼籲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不要隨便餵食野生動物並記得把廚餘帶下山

* 繪者 李宗青

台灣因為地形與氣候的特性,造就了在小小的島嶼中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從高山到平地都擁有許多特有種的鳥類。在這次的創作能夠用水彩的手法表現台灣美麗的鳥類,讓我一圓好好描寫台灣鳥類並讓更多人欣賞這些寶貝的願望。

透過畫面中的場景與鳥兒本身的搭配,再與作者文字嘗試完美的結合,希望能讓讀者了解這些在深遠的高山中,較無機會認識的飛翔精靈。

「金翼白眉」是這次創作中較大隻的鳥種,其知名度也很高,在描繪的過程中牠精采的翅膀與尾羽的色澤,特別容易點亮我們對牠的映像;而其羽毛如同鱗片般的描繪方式,也希望讓讀者感受其與眾不同的量感。

「台灣朱雀」一如其名的亮眼羽色,我在繪製時特別著重其紅色表現的層次感,無論將雄鳥安置於任何場景中,牠總是能輕易的脫穎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栗背林鴝」是最早開始描繪的鳥種,牠圓滾滾的體態,讓我特別容易詮釋其羽毛的蓬鬆感與量感;而其羽色的層次也分為三個層次,在描繪的過程中如何連貫其整體的體態,是我最感喜愛的挑戰。

「火冠戴菊鳥」其頭部羽毛的亮麗朱色,是本書所介紹五種鳥類中,羽冠與鳥體間的融合最難以描繪表現的部份;但其可愛的造型,還是讓我想要努力的將牠完整描繪出其令人映像深刻的外型與色彩。

「岩鷚」雖然整體顏色較不如其他鳥種亮眼,但是透過強調其羽色中茶色的部份,也能讓大家更容易了解其羽色上的特徵。岩鷚是台灣高山分布最高的鳥類,所以特別利用玉山的山景來配合描繪其中一張,讓讀者認識其獨特性。

在這次的創作過程中,感謝曹俊彥老師的協助指導與作者孫元勳教授的資料提供,讓我在每一張的描寫中,尋回早年投入描繪鳥類的熱情。希望讓更多人用不同的感受,認識這些在台灣土地上耀眼的精靈!

 

永遠

作繪者 黃立佩

我曾在某個深夜想著「永遠」這個詞當中為什麼有個「遠」字呢?是不是好比,生者無論位於宇宙中的任何座標,都恆與死者保持著無法計量的距離,直到靈魂在某一瞬也抵達那個不朽之鄉、超越時空的疆域呢?

創作本書前,我曾同曹俊彥老師和編輯同仁,針對生命衰亡的意義以及醫療如何兼具悲憫與暴力的面向有過一番討論。我事後思忖著,無論當事者是否戀棧,旁人究竟有無資格因私心不捨或迎合外界觀感而迫使他或她,痛苦而勉強地留在世上?

我們衡量世界的方式常受到文明形塑或社會體制之侷限。例如語言給疾病賦予各種污名和負面隱喻,使病患與其家人產生不必要的羞恥感或罪惡感等,或在臨終前過度急救而徒增的傷痛和愧疚。

我們應該怎麼重新審視各種價值觀,對世俗標準下表相的「圓滿」有所理解,而可以滿懷欣慰心靈自由地活下去呢?生命資歷淺薄如我,僅能努力揣度一個人在面臨自己或親友逝世前後可能的壓力與掙扎,懷著:「如果那時,你/我能這麼對我/你說就好了……」的心情,寫下這個故事。

 

蜜 牧 者

作繪者 張佳家

這次有幸參與《蜜牧者》一書的創作,除認識了蜜蜂、蜂農這些新朋友,更認識了老朋友—台灣。

創作初始拜訪了桃園的三奇及登順養蜂場,就這麼展開了對蜜蜂和蜂農的眼界之旅。原來台灣有這麼一群人,為了我們吃的蜂蜜,每年在不同季節為了採集花蜜,會帶著蜜蜂四處奔波,有如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般努力工作。原來置身於蜜蜂群中,保持鎮定、心平氣和,蜜蜂不會隨便攻擊人……還有很多原來,但是能夠放進書中傳達給讀者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驚喜。

然而一定要提的是,近年來蜜蜂大量快速的滅失,這些看似與我們毫不相干的問題,其實和我們非常密切。科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許多來自長期累積的生活環境污染問題,如農藥殘留在蜜蜂體內,導致蜂群神經發育遲鈍、畸形、學習能力低下,最後蜜蜂變笨了,飛出去就再也找不到回巢的路,而人類少了蜜蜂幫作物播種,除了沒有蜂蜜可吃,更嚴重的後果是農作物的欠收。

研究報告發現,蜜蜂粒腺體基因組合跟人類有99%的相同,由小看大,傳達出「今日蜜蜂、明天人類」的概念,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迴避,而且應該積極努力面對的大問題。讓我們從最簡單的做起,我們人人都是消費者,消費者的選擇有力量改變世界—就從關心自己的食物從哪裡和怎麼來的開始。

 

磚頭和瓦片

作繪者 張致中  孕育磚瓦的家:磚瓦窯

曾經,磚頭和瓦片築起了我們的家,守護了我們的生活。房子是一磚一瓦蓋起來的,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磚瓦不再是唯一的建材,如今我們的家或生活空間,幾乎都已經被水泥、瓷磚、金屬、玻璃等建材給取代了,也因此才會把城市的景觀形容成「水泥叢林」。

磚與瓦是非常美麗又實用的建築材料,不僅因為厚實的磚造空間俱有冬暖夏涼的特性,樸實瑰麗的磚紅色磚瓦,也可以堆砌出千變萬化的造型、紋理與圖樣,滿足了人對於住屋美觀與堅固的期待,卻也不禁讓我們好奇,磚瓦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

《磚頭和瓦片》這本書,用歷史時代的更迭及生活環境變遷的角度,從四百多年前西班牙、荷蘭、東寧鄭氏、大清國、日本、直到國民政府的建築,詳盡考究了福爾摩沙這座美麗寶島;同時把孕育磚瓦的「家」,也就是磚瓦窯的發展,用清晰具體的圖像和文字,透視了來自大地的泥土,如何經過揉和、塑形、窯燒等步驟,成為堅實美麗的建材。讀者可以在磚瓦窯一路的傳承、改良與革新之中,看見先民讓人驚呼讚嘆的智慧、創意與工藝水準!

如果說,磚瓦的出現豐富了「家」的歷史,那麼當我們回頭檢視「磚瓦的家」,會發現它的故事遠比我們想像得更加有趣而精彩;即便如今磚瓦窯已經不如過往興盛,但座落在台灣各地少數碩果僅存的窯廠,依舊努力保留了磚瓦窯的昔日風華,認真推廣磚瓦文化之美。近年來由於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以及生活美感的提升,我們逐漸在公園、老街、公共建築空間的造景裡,甚至家居裝潢或特色店家,看見磚瓦融入當代建築、裝潢與造景之中,瞥見那優雅的磚紅色,用更精緻而富有內涵的方式,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見證了傳統工藝永遠難以取代的寶貴價值。

 

田家兒女

作者 傅林統

這是一則人、事、物、時,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文中主角玉梅,是作者五十年代當小學教師時的學生,居住偏遠農村卻洋溢著樂觀上進的精神,尤其是一家人無私的相互支持,在兩性差別的保守時代,是難能可貴的事蹟。

時局的動亂、環境的窮困、守舊的社會,都影響不了這家人親情的散發,也阻止不了積極邁向光明的步伐,反而是成為鞭策堅強意志的助緣。

當母親向女兒說︰「我陪你到這裡,前面的路你自己走!」那充滿愛和期待的話語多麼令人感動,所啟示的是美好人生的啟程。

曹俊彥老師的畫,雅致的筆觸散發著暢快的美感,且具體呈現時代的氛圍、人物的表情、划筏的力道、農村的安謐、動亂的驚慌以及流露的親情,讓我們猶如回到當時親眼目睹一般,令人百看不厭,不禁感嘆—不愧為是大師!

繪者 曹俊彥  喚起童年的圖像記憶

我不是農家子弟,可是對《田家兒女》的故事卻有熟悉與親切的感覺。因為我就讀師範學校時,許多同學都來自台灣各地的農村。他們讀書認真、成績優異,而且一遇到連續假期,都會把握機會趕回家鄉協助農事。那種不怕吃苦、勤奮愛家的情操與《田家兒女》所描述的完全相同。書中人物的作為和家庭氣氛,更讓我有強烈的共鳴,就像是以另一種環境為背景演出我家的故事似的。我想這也許也是許多住在這塊土地上,經歷相同歷史共業的家庭和人們都會產生共鳴的故事。

日本的統治、美軍的轟炸,政權移轉帶來的喜怒哀樂與無奈,貪污腐敗帶來的蕭條、反抗與無情的鎮壓,這許多衝擊對於當時年幼的我,大都只有圖像記憶。而比我年長八歲的傅林統校長,在經驗這些歷史時已是懂事的青少年。幸好,他寫《田家兒女》的故事,在我為它畫圖的時候,那些已經有些模糊的圖像漸漸的清晰起來;小時候很高興的拿厚厚一疊銀票(紙鈔)去買糕仔(米磨成粉做成的甜點),以為可以買好幾塊,卻是只有一塊放在掌心(幼兒的手掌)都擺不滿,厚度也只有銀票的一半,當時因為失望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回憶的累積與整理就是歷史,我希望能在其中借由圖像增加回憶的細節。讓我們一起在回憶的酸、甜、苦、辣中,看清楚這塊土地未來該走的路吧!

 

大家逗陣來起厝

作繪者 徐佳伶

2005年,在歷經了四年多的建築教育之後,我第一次嘗試蓋房子;這是間土埆厝,和一般建築課程裡所介紹的鋼筋水泥房子完全不同;因此我們放下課本去向社區耆老學習並與村民共同搭建土埆厝,從勞動中建立深刻的情感;這是過去農村常見的互助合作方式,用於耕作、修築水圳、建屋等等,也是農村最旺盛的生命力。

這種就地取材,材料可重複利用,順應環境氣候的智慧,可在許多傳統的建築裡發現;除了上述利用泥磚疊砌而成的土埆厝外,使用竹編混泥的竹管厝、用石板堆疊的石板屋、咾咕石建造的咾咕石厝,亦有利用模板壓實泥土的版築構造等類型的建築,令人不得不驚奇於這些存在於各地角落生活文化的珍貴資產。

 

再《見》台灣原生魚

作者 鍾宸瑞

隨著「西北雨」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哼唱,您是否認識這場娶親活動中,台灣原生魚類扮演的三個重要角色?這些比我們的祖先還早在台灣落腳的原生魚類,一代一代陪伴著這塊大地,陪伴著我們的祖先,直到現在。

對坊間水族館魚名可能倒背如流的您,對台灣原生魚類又認識幾何?或許您還不知道,當您在尚未認識牠們的同時,牠們卻正從這片原生土地漸漸的銷聲匿跡,甚至只能在圖鑑中追悼。如果我們再不覺醒,珍惜與保護這塊土地上的牠們,我們怎麼敢高唱——魚兒魚兒水中游。

繪者 林家棟

繪製這本書的過程,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到野溪釣魚以及飼養原生魚類的經驗。台灣的原生魚種外型沒有大紅大金,但樸實且衝勁十足的生命力,像極了台灣人的性格,讓人更珍惜這些台灣真正的「原住民」。

因此希望我們在閱讀之後,除了思考人與環境在生活與文化如臍帶相連般的緊密關係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未來子子孫孫的義務和責任。

 

放 生 

作者 陳德鴻

以往,「放生」是尊重生命的表徵,是高尚的行為;曾幾何時這樣的美事卻變成眾矢之的,交相指責為破壞生態的元凶。

過去,因為交通不夠便利,生活周遭的生物資源總是「就地取材」,被放生的動物當然少有外來種的機會;反觀現在,快速與便利的交通條件,提供了放生者更多、更方便取得外來的生物機會,惡化了這已漸成商業活動,而不再是單純良善的「放生」行為。

外來生物對生態的影響,除了掠食當地原生物種外,在自然資源或棲地利用方面,也會與原生物種展開競爭;甚至帶來疾病或寄生蟲的傳染、基因混雜等,導致生態系統的不平衡,使原生物種族群數量降低甚至絕滅,進而造成無法逆轉的改變。

目前放生行為,少有評估生態與生物本身特性,集合式放生活動亦成為營謀私利的一環,動物被捕捉、繁殖、販賣、運輸過程中也受到嚴重傷害;因此我們呼籲應以「沒有買賣,就沒有捕捉。」的保護生態觀念來取代之,避免造成更多生物因「放生」而死亡,避免更多棲地因「放生」而破壞。

繪者 傅馨逸

為了創作這本書的主題,看了許多「放生」活動的相關資料。感嘆原本基於拯救動物的初衷,現在卻夾雜了利益與無知,逐漸演變成今日大規模危害自然及生物的行為,早已背離原意。除了直接影響環境生態之外,這些活動背後對於生命的不尊重,更是值得大家省思。

 

走讀桃花源

作繪者 陳維霖

多年前開始,總喜歡用徒步或是騎自行車旅行。以台灣現行的交通狀況而言,在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可算是相當的便捷,即使是跨縣市,只要車班的班次掌握好,一樣可以暢行無阻。如果是用自行車旅行,更是便捷無比,上山下海遊走四方。

用這樣的方式觀察或是體驗台灣,可以讓我發現以往未曾體驗過的總總風情。路經鄉野的小村落,如果正逢慶典,你可以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一起共進餐點享受未曾品嘗過的菜餚,臨走之際主人總會在行囊裡塞滿乾糧,讓你路上可以享用。許多縣道的警察局分駐所皆是鐵馬驛站,對旅人總是特別熱心。下雨的日子,傍晚時分行經鐵馬驛站,會熱心地吆喝你,進來喝杯熱茶或是洗個熱水澡。

都會區的徒步旅行亦是驚喜連連,大街小巷各有風情。小小麵攤的老闆,下麵、切滷菜的流暢動作,宛如一代宗師表演武藝一般,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目光。漁市裡魚販挑魚、殺魚、刮鱗的動作,一氣喝成,絕無拖泥帶水。即使是最普遍的便利商店,一杯熱咖啡、一個飯糰,坐在其中,都能讓我感覺滿滿的幸福。

無論山中的晨曦或天空的雲彩,溪澗裡的淙淙水流聲,林中的蟲語、夜晚的蛙鳴,都會區熙來攘往的人們,或是夕陽下的海岸和風中鹹鹹的潮水味,這些氛圍建構了我們的生活,也建構了我們的氣味。我想分享這樣的感受,這樣的體驗。

攝影作者 陳仰聖

我的童年在桃園楊梅社子溪旁度過,母親與鄰居在溪流洗衣聊天,我們跟水牛玩、釣青蛙、抓螃蟹和鳥兒追逐,那是我十分懷念的過去。曾幾何時我們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忙碌的一再錯過近在咫尺的花開花落、春夏秋冬,逐漸陌生的面對自己的家園。

位於北台灣的桃園,在雪山山脈的庇護下,有著美麗的山林、鄉村、平原、城市、溪流、濕地與海洋,具體而微地呈現了台灣由山到海的種種面貌。當您看到塔曼山與石門水庫令人感動的日出,會驚喜讚嘆。大漢溪裡來自山脈豐沛潔淨的流水,源源不斷無私地滋養著我們。在雪霧鬧山頂看著浩瀚星空,眺望燈光閃耀的夜景,心中會莫名地吶喊:這是我的故鄉!

但是在物慾越來越高漲的今天,常常讓我們忽略了大地的美好,甚至為了利益而狠心毀壞了她。究竟如何才能永續經營,維護我們的環境、土地,我們的家?

我們無須捨近求遠,只要用心來走讀這山、這海,這裡的流水、農園,這裡的大街小巷、埤頭田尾,我們就會知道要怎麼來愛護她。

 

挑戰自己  現代水墨大師劉國松

作者 孔繁芸

第一次寫以人物為主題的繪本,感到有點壓力。尤其是得知,要寫的主題人物是當代知名國畫家劉國松老師,更是倍感惶恐。

劉國松老師在台灣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在大陸更被譽為「中國現代繪畫先驅」。以筆者這隻拙劣的筆,如何能將這位當代極重要的藝術創作者清晰的表達給讀者,而不至於失真或扭曲,這是我感到最最困難之處。

劉老師生長在動蕩不安的時代,歷經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在那段歲月的窮困貧乏、流離遷徙,對於時下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孩子們,實在非常難以體會。所幸,在經過與劉老師訪談之後,驚喜地發現劉老師所具備的成功特質,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

從十四歲開始作畫至今,他不斷地放下既有成就,持續創新創作的風格。這樣的創新,是以不斷的吸收新知和透過不斷的反思:「這樣做,對嗎?」並非憑空而來,或為了創新而創新。這種精神,不論是在他五月畫會時期、以石膏及畫布創作國畫的時期、乃至發明了「抽筋剝皮皴」的時期,都再再地顯現。

因此,寫完這本繪本,筆者有個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創作者是不會寂寞的,只要他願意誠實的挑戰自我,勇於不隨波逐流。劉國松老師,就是最佳的典範!

繪者 詹迪薾

創作中所遇到最大、最艱困的突破恐怕就是「自己」了,在擁抱成功後仍不受侷限,於想法及技法上持續地創新,是劉國松老師最令人敬佩的精神。

有幸能參與本書並為故事畫圖,發想時秉持著挑戰自己的精神,決定一改過去習慣的畫法並嘗試一些不同的元素,過程中充滿了反覆的破壞與重建,不斷思索與詰問中,彷彿也隨著老師筆下的山河、天地,及宇宙在心中進行一趟探索與漫遊。

 

藻礁媽媽

作者 潘忠政

大自然孕育了七千五百年的珍寶,在經濟開發第一思維的政商眼裡有如糞土,使得國門口的璀璨珍珠,不到三十年就幾乎毀損殆盡。破壞了藻礁,附近的漁業資源因此匱乏,漁民生計受阻。破壞的原因是工業汙染,而溪流河海的汙染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最後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我們終將面對未來子孫的指責。

所以搶救藻礁就是搶救自己的健康、搶救下一代的幸福。但是搶救的過程裡,面對堅如磐石、短視近利的政商體制結構,途程異常艱鉅、遙遠;唯有更多公民意識的覺醒、投入,一起共構執行才可能有機會。因此,責無旁貸的我們除了關切,還必須凝聚參與擴大漣漪,終至同享失而復得的喜悅。

 

山野傳奇

作繪者 陳瑞成

泰雅族生活在台灣中部和北部的山嶽,是台灣原住民分布最廣的族群,敬重大地與自然和平共處,可說是山林的守護者。因內部族群分流複雜,再加上時空的隔絕,相互間的文化有了明顯的差異,因此流傳於各部落族群的神話傳說相當多樣,不只訴說不盡且具有豐富的內涵;藉著口耳相傳,述說著人與自然的互動,也藉著神話傳說維繫族群的價值與規範,可說是一座文化知識的寶庫。

限於篇幅,本書僅能摘取幾則故事:勸告後人要認真工作,因為好吃懶做的人可會變成猴子;提醒父母對子女要守信與慈愛,否則小孩會成為老鷹揚長而去;而紅嘴黑鵯的嘴和腳為何會是紅色的?台灣黑熊胸前白色的新月形紋飾又是從何而來?在傳說中各呈現有趣的解讀。

在原住民的文化中還有許多幽默風趣、天馬行空且富有創意的神話傳說,值得我們細細品嚐,它不獨是原汁原味的原民文化,也是值得驕傲的台灣文化。

 

街溪 城市的蛻變

作者 巫秀淇

我出生在老街溪的水源頭,幼年時代很多的時光是在溪畔度過,長成以後,幾次搬遷,也始終是在老街溪畔盤旋,稱自己做老街溪人大概是沒有疑義的。在外地求學、工作了很多個年頭之後,有一天回到自己的故鄉,才發現穿越市區的這條老街溪已然被加蓋了起來,溪水汩汩流入一片漆黑的人工隧道,成了一條Lost River。又過了好幾個年頭之後,老街溪的蓋子被打開了,拆了蓋子的老街溪兩岸,轟隆隆的大興土木,為的就是要建設一條媲美韓國清溪川的漂亮河流。

當時的加蓋與今日的拆蓋,政府似乎都贏得了掌聲,然而在掌聲的背後,身為主角的老街溪卻始終沉默著,不曾發過一語。我一直在想,我們人與溪流的相互對待關係真非得是如此不可嗎?

美!應是來自於情感的悸動,也來自於環境的和諧,這樣的悸動與和諧,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做為資源的分配者,做為政策的執行者,老實說,公部門在交流與溝通這個部份,我認為做得不夠多,也做得不夠好。如果只是徒然在溪畔堆砌了看似雄偉、壯麗的硬體建築,而背後沒有來自於人的情感悸動與環境和諧的美質,再怎麼雄偉壯麗,恐怕也會令人感覺冰冷,也感覺遺憾。

這本小書,算是一個引子,期待和讀者朋友們,共同追尋和體會你我內心深處,深盼已久的美。也祈望我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透過官民雙方的努力,可以越來越好。

 

流浪的生命

作者 鄧巧玲

在我們居住的城鄉中,或多或少曾經看過流浪動物的身影。不論你是喜歡、討厭或是害怕牠們,當有一天你在街頭村尾看不到牠們的時候,可曾想過,牠們到哪裡去了?

台灣每個縣市都設有公立動物收容所,多數的流浪動物都會被送來這裡。這些流浪動物大多是因為主人遺棄,少數是走失的,讓牠們在外頭流浪、繁衍,過著挨餓受凍、罹病受虐的日子。有些人會同情牠們,但大部分的人認為牠們會破壞環境衛生,影響安寧,帶來公共安全的威脅。因此,就會通報動保機關,把牠們捕捉到收容所。

然而收容所並不能終養牠們。由於棄養的多、認養的少以及收容空間有限,為了怕牠們在過度擁擠的環境中被咬死、餓死、病死,收容所就會對牠們執行「安樂死」。這是個令人感到悲傷且糾結的事實。

透過獸醫哥哥姐姐、志工哥哥姐姐、認養人、棄養人以及攝影師杜叔叔等,角色與動物的互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收容所裡每隻狗貓的生命故事,進而思考改變結局的可能。

故事看完,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收容所裡的牠們,可能是你家隔壁巷口的小黃,也可能是你曾經偷偷餵食的小白,或者是追過你嚇得你拿起石頭擲扔的大花,還是你家曾經棄養的老黑?

沒有任何生命天生應該流浪、被安樂死,只有人類的遺棄才會導致牠們如此。在我們知道流浪動物的去處後,如果你覺得牠們不該受此對待,想一想,可以做些甚麼,才能夠幫助牠們?

一、不要買:生命不是商品,不應該被任意繁殖、買賣。當你想養寵物時,可以像滷蛋的主人一樣,以認養來代替購買。

二、不要養:狗貓或其他寵物都不是玩具,玩膩了就丟棄。牠們跟你一樣,會感受到害怕與痛苦。如果你不能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的照顧寵物,請不要養。

三、不亂養:養寵物之前要做功課、作準備,得到家人的支持。牠們可能陪伴你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所以不僅要懂得如何照顧牠們,滿足牠們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在教養上若遇到問題時,不要只會打罵,可以像米蘇的主人一樣,帶牠們一起去上課。

四、不要生:如果你的能力只能照顧好一隻狗貓,那麼可考慮幫牠做絕育手術,以免製造更多的生命出來受苦。就像愛咩的主人一樣,在適當的年紀幫牠安排絕育手術。

五、不棄養:當你在飼養上、生活上碰到任何困難時,可以先尋求親友的幫助,或是請動物醫院、動保團體提供諮詢協助。棄養絕對不是第一選項。

最後,你也可以選擇像故事中的志工哥哥、姐姐一樣,到收容所當志工,陪伴牠們或是幫牠們找到好主人。推廣「以認養代替購買」、「做個負責任的飼主」的觀念,改寫流浪生命最終的結局。

 

山豬伕如

作者 王清龍

台灣山豬,力大無窮,體形較家豬略小,吻端至尾根約70至90公分;頭部延長突出,皮厚毛粗長。幼豬身上有黑底棕黃色的條紋,長大後條紋消失,整隻為黑灰色。雄性有發達的獠牙,雌豬則不明顯。壽命十五至二十年,十至十一月前後為交配期,七至八月為生產期,哺乳期約兩個月。

行動敏捷,環境適應力、移動性都很強,從平地到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高山,都有牠們的蹤跡。入冬以後,山豬有朝低海拔遷徙的習性;多數喜歡在夜間行動,出沒處常會留下圓筒狀獸徑。一般野生動物遇見了危險,大都以逃匿為最優先,但是山豬則往往挺身相抗、努力拼博。社群結構,原則為母系,成齡的雄豬須離開社群,多數單獨活動,在求偶期會與雌豬生活。食物種類葷素不忌,如蚯蚓、昆蟲、小動物、卵蛋類,地下根莖、漿果、嫩葉等,極為廣泛。因雜食性「趨同進化」的因素,所以身體內部的構造,與人類極為相似,智商數也很高,有極佳的學習能力。且山豬強大的翻土能力,說明了牠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台灣山豬是台灣特有物種之一,牠們在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和心中,均佔有重要的地位。原住民族喜歡獵捕山豬,肉用以食之,山豬牙則用來做帽飾或胸飾,表示自己的勇猛。

或許大家認為山豬比比皆是,不須要特別保護;但是,長期以來經由雜交的過程,山豬的純種基因,已經開始在流失,再不努力就會和台灣犬一樣消失難尋。任何動、植物種一旦純種基因品系在野外滅絕,將會造成生態鏈缺口的重大損害。所幸現在台灣大學,已經展開「台灣野豬保種計畫」,努力設法延續純種台灣山豬的命脈。

本書透過台灣山豬的故事,來表達大自然的環境,現正面臨我們不當且無止盡的過度開發之中。當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自然環境生態保護的議題正風起雲湧之際,在台灣的我們豈能置身事外。透過故事的傳達,希望建立孩子們對原生土地的豐富情感,對自然環境、生態保護、山林開發,養成敏銳正確的意識,了解環境生態的脆弱、珍貴及無可取代。也希望讓我們的台灣山豬,永遠都得以奔馳在山野之間。

本書很榮幸獲得「山豬博士」吳幸如老師的指導,對她的研究精神及不吝指正,僅在此致上最高的敬意。

繪者 伊誕.巴瓦瓦隆

藝術創作只是一個心靈啟發的過程,而真正的創藝美學,是在存活中不斷學習聽聞大地的聲音。近年我嘗試以母體文化的養分,與祖傳的「古老智慧」對話,將創作風格定名為《紋砌刻畫》,靈感來自於排灣族語vecik這句話。

排灣族稱圖像、紋路、線條、文字為vecik,動詞叫venecik;比如女子刺繡(ve-ne-cik)在衣服、頭飾上,男子雕刻(ve-ne-cik)在木器與石板上;而venecik的字根是vecik,是眼睛在衣飾、住屋、器具上看到的線條、圖紋等視覺藝術。我想透過「紋」路疊「砌」雕「刻」「畫」色的創作理念與過程,延伸族人對vecik這句話的美學概念,也藉新的創作風格注入一個生命重建的力量和夢想,而《紋砌刻畫》的創作源起也希望能提供一個信仰省思的路徑。

大地原本就有它永續的「紋路」,不容我們大肆破壞,真的需要敬畏,需要學習堆砌、刻畫與重建;我們台灣真的需要與生態大地好好建立和睦和諧的關係,它才會柔和的對待我們,我想這就是《山豬伕如》要我們體悟的道理吧!

 

神仙的家

作繪者 陳俊華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據說台灣島上大大小小的廟宇有一萬多間,在早期農業社會,廟宇時常扮演著村里活動中心的角色。廟是人氣聚集的場所,四周總是攤商聚集,廟埕時常有歌仔戲、布袋戲、賣藥康樂隊等餘興節目,記憶中總是伴隨著擲骰子的聲音和烤香腸的味道,小朋友在廣場奔跑嬉戲,婆婆媽媽龍柱下閒話家常,阿公們石獅旁楚河漢界,對弈過招,偶而,還會傳來廟會社團操練的鑼鼓聲。隨著時代變遷,廟宇不再是城市發展的重心,年輕的下一代漸漸疏離了,老祖宗所重視的一切,也漸漸淡了。

在台灣,就算不是虔誠的信徒,不管哪個成長階段,都與廟宇有諸多的情感連結,或多或少,也有跟長輩到廟裡拜拜過,知道廟宇很美,很多彩繪雕刻,卻鮮少有人會停下腳步欣賞,或是更進一步認識這些華麗的裝飾有何特別意涵?

這本主要取景自桃園景福宮及八德壽山巖觀音寺的繪本,希望畫給大小朋友們,作為認識台灣廟宇建築藝術的入門,我嘗試用精簡如詩的文字,呈現傳統廟宇建築的基本概念與元素,傳達老祖宗的創意;用細膩又帶點魔幻的手法,期待更生動地詮釋廟宇豐富的裝飾細節,才能無愧於當初精雕細琢的老師傅們。 

從選定這主題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廟,本身已是精美的藝術品,要如何透過繪本再呈現,是多麼充滿挑戰性。透過自己對廟宇藝術的興趣,鼓起勇氣嘗試看看,雖然知道一本繪本是無法將廟宇藝術的精華完整呈現,但或許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在追求時尚流行與科技進步的同時,還能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這老祖宗遺留下來的美學成就,進而更加重視傳統藝術文化的美與內涵,讓年輕的下一代更瞭解自己生長的土地如何的美,如何的需要我們呵護。

 

泰雅之音

作者 多馬斯 阿漾

如果遺忘了自己的語言,那我們就真的消失了。泰雅的子孫也將找不到通往彩虹橋的路,也無法回到祖靈地與祖先團聚,我們跟孩子將在世間迷失,彩虹一端的祖先也會不高興與失望。

書寫記錄的時間自日治時期到今天,長達七、八十年,介紹的瓦旦.旦咖先生為維護族群文化,所表現的毅力、決心及努力不輟、默默耕耘的身影,是我們尊敬學習的表率。

所以我們要趕快找回自己的話,並謹守祖先流傳下來的祖訓,這樣身為泰雅人的我們,才不會羞於見到彩虹橋那端的祖靈。

 

傳 唱

作者 馮輝岳

賴碧霞女士本名賴鸞櫻,本書簡稱「阿霞」,1932年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

大約30年前,作家李喬主編【台灣文藝】時,邀我寫一篇訪問稿,訪問的對象即是賴碧霞女士,因為交稿時間緊迫,前去訪談之後,便匆促完稿,加上當時資訊不如現在發達,所以對賴女士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這回為了撰寫此書,多方蒐集資料,經過彙整及再度前往拜訪,更覺賴女士的一生實在精彩,尤其她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簡直就是一篇篇有滋有味的故事串接成的,悲苦中有歡樂,歡樂中有悲苦。在那樣的年代,這樣的一位女性,無疑是很特異的。正因為如此,我把本書的寫作重心放在她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希望更貼近現代的青少年朋友,也讓他們能體會、感受「阿霞」成長的心路歷程,而有所啟發。

1973年,賴女士自中廣苗栗電台退休即定居桃園,她更積極的全心的投入山歌的傳承,先是把過去蒐集的山歌加以整理、分類,而山歌教學則成了她退休後主要的工作,她先在桃園南區六個鄉鎮的民眾服務站開課教唱,1983年之後,又到南部高雄、屏東一帶推廣山歌及教學。此外中央或地方社團邀約擔任評審、演唱或演講,一年到尾少有間斷。至目前為止,她累積的有聲出版品,也已超過百件。

可喜的是,這些年來客家山歌已逐漸受到大家的喜愛與重視,許多縣市成立了客家民謠研進會,並且定期舉辦「台灣客家山歌比賽」,參賽的人數愈來愈多,民眾參與的興致也愈來愈高。每逢比賽,熱鬧的場面有如一場嘉年華會。

或許有人會問:賴女士忙於傳承客家山歌,整日在外奔波,如何兼顧家庭及孩子?這裡就必須提及她的丈夫趙先生了,趙先生不僅毫無怨言,且全力支持賴女士傳唱山歌的志業,他自新竹農會退職之後,除了幫忙家務及照顧孩子,舉凡賴女士演唱、教學、演講……各種行程的安排都由他打理。說他是最佳的私人秘書,一點都不為過。

半個世紀以來,賴女士藉著田野採集、拜師學藝,把傳統山歌的聲韻、唱腔保留了下來,再透過教學及演唱,使傳統客家山歌得以繼續傳唱。賴女士為了傳承客家文化,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奉獻,她的堅持、她的執著,都是青少年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神風機場

作者 傅林統

我是個「愛說故事的校長」,喜歡把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故事說給學生聽,《神風機場》的故事,就是站在往日機場舊址,憶述如在眼前的歷歷往事……

民國71年﹙1982﹚,我來到因緣甚深的更寮腳,擔任瑞豐國小首任校長。

更寮腳,距我渡過童年的故鄉——大漢溪畔的中庄,僅一小段斜坡而已。閒暇,我總是情不自禁在學區的村里徘徊徜徉。說是村里,其實已是車水馬龍的市街,只是昔日《神風機場》的痕跡和印記,仍處處可見。

每佇立坡頂,瞭望大河,回首凝視平坦的機場舊址,雖物換星移,今非昔比,然而銘刻心版的往事,卻清晰的一一浮現腦際。

這是我深藏心底、沒齒難忘的記憶,十二歲,剛從懵懂的童稚,踏入感性靈敏的少年期,竟然遭逢撩亂心湖,感慨萬千的際遇,埋下我日後喜歡深層思索人生和人性的哲思意念。

那時的遭遇,使我深深感覺戰爭是殘酷的,消弭殘酷的戰爭,發揚良善的人性,人類才能朝向光明的康莊大道。可是人類營造的地球村,卻始終愚昧的在野心家挑起的對立互鬥中,往不安的方向挪移,能不令人嘆息嗎?

故事雖簡短,對我來說是啟迪意義深刻的體驗,盼望閱讀的朋友,與我共享滌盪心靈的那份感動。體會台灣人在冷酷的殖民統治下,對人性的發現和感受卻格外靈敏,也格外珍惜的特殊記憶。

 

燈塔的寶藏

作繪者 詹迪薾

在觀音鄉海岸,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滿載黃金與鈔票的商船在夜裡翻覆,村民埋藏的財寶時至今日還沒有人挖掘出來。

隨著書中孩子們的探險,慢慢勾勒出燈塔的輪廓,一步步帶領讀者認識白沙岬的建造過程和歷史脈絡。儘管歲月流逝,燈塔周遭的環境早已物換星移,指引船隻的重責大任也因衛星導航慢慢卸下,但那屹立百年,點亮夜空的燈光仍魅力不減。

希望大小朋友們看完這本書,一起去白沙岬燈塔走走,感受台灣海岸的美,遙想那一百多年前的歷史風貌;或許就在夜裡抬頭望向遠方那一紅一白的光芒時,您也能找到最珍貴的寶藏喔!

 

來自山上的水

作繪者 林凱莉

在我們的身邊常常可見歷史的痕跡,但是在現代文化的洪流下,這些珍貴的遺跡褪去舊日的光彩,隱身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多花一些心思翻開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舊時代的精神與情懷多麼動人。

本書即是以桃園重要的水利建設「桃園大圳」為探究的主角,滿是明鏡似的陂塘遍佈是桃園縣最俱特色的地景,而桃園大圳連結著這些大大小小的陂塘,以長達25公里的導水路與140公里的支流,如葉脈狀組織成完整的水利系統,帶動農業發展與改善桃園居民的生活環境,這麼浩大與意義非凡的工程,非常值得讀者認識與感受當年人們投入基礎建設的熱血精神。

桃園大圳建造於日治時期,其源頭來自雪山山脈的塔克金溪與大嵙崁溪,即是現今的大漢溪。這條滋養桃園地區的第一大溪在遠古時期也有著曲折離奇的故事,與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塊桃園臺地息息相關。由於古石門溪被古大漢溪襲奪後,原本漫流於臺地上的河流變成斷頭河,使桃園臺地缺少蓄水與灌溉的水源。雖然自清朝開始人民掘水塘儲存用水,但是陂塘各自獨立,遇到旱季即面臨乾涸的命運,生活艱困。直到日治時期土木工程技師八田與一和狩野三郎規劃了桃園大圳,帶給桃園一個廣大、欣喜的願景。

桃園大圳是八田與一在建造嘉南大圳前的第一件大型工程,嘉南大圳工程時期八田與一才引進大型機具設備,而在建造桃園大圳時則完全倚靠工程設計的智慧與熱血辛勤的人民,憑藉著一股實現夢想的衝勁,一磚一石人工打造。在這裡,桃園大圳不止聯結了陂塘,同時凝聚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族群,在歷史上的意義涵蓋許多層面,希望藉由本書不同面向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百年來支持我們生活的淘淘大圳。

本書書寫的方式以遊子的角色將河川擬人化,將河流經過時間的演變與從上游至下游的所見鋪陳為故事走線,筆者加入自己久居在外求學的心情,以書信的方式呈現對家鄉的感念,希望繪本在知識外也能傳遞情感,包含自然資源的珍貴、先人的智慧與愛惜家園的精神。

 

採樟腦的人

作繪者 張致中

相信各位讀者對「樟腦」都不陌生,也知道它最廣為人知的用途:芳香和驅蟲。不過,若要說起樟腦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那恐怕是三言兩語說不盡了!

樟腦曾經是台灣三寶「茶葉、樟腦、蔗糖」,也為台灣博得「樟腦王國」的美名,它的影響既長遠又廣泛。其實早在清朝,台灣就已經有漢人在中低海拔山區採樟、焗腦,之後由官府收回專賣。

隨著十九世紀以硝酸纖維作為增塑劑結合樟腦,製成天然塑膠的「賽璐璐」與無煙火藥等重大發明相繼在西方出現,讓樟腦更進一步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上。工業發展迅速加上全球局勢動盪,樟腦這不可或缺的原料,一躍成為世界最耀眼的明星,國際價格水漲船高,清朝政府甚至為了英國商人非法私運而爆發樟腦戰爭。

日本統治台灣後,以計劃性的管理,讓台灣的樟腦產業達到了巔峰,超越了當時已經走下坡的中國與日本。在蓬勃的產業背後,見證了台灣歷史上政治、族群以及社會發展的變遷。

直到今日,樟腦繼續變化成精油與各種芳香製品,賽璐璐的獨特質感也成為精緻工藝設計的美好素材,持續用嶄新的面貌出現在現代人眼前。

於是我們驚奇地發現,樟腦原來是一種古老、但又新潮的東西呢!它深入了我們日常生活最微不足道的平凡角落裡、卻又在世界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樟腦王國』的台灣,這一群『腦丁』他們獨特的人生,承先啟後見證了台灣先民不凡的一頁。

 

學田湮波

作者 黃建義

石門水庫一九五六年七月公告開工,一九六四年六月竣工。只要在堤霸上放眼石門水庫內外或看到洩洪時的澎湃洶湧,人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讚嘆這壯觀的工程奇景。

但是翠綠的河谷、美麗寬闊的稻田都已消失無蹤,眼看著辛苦開墾的良田逐漸被溪水淹沒,胼手胝足建造的土埆屋浸水、倒塌、沒入……開墾、打拼、生活的痕跡隨之淹沒,只存在學田佃農們深遠的記憶裡。

閱讀我們大溪山城的歷史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大溪歷經原鄉、清領、日治、民國,種種多元的大時代考驗,並非依賴外來資源得以發展,而是完全憑藉這一塊無可取代的家鄉土地奮鬥至今。當地方受到異族統治,或不民主的行政體制、文化侵蝕的時候,雖然表面上她依然是若無其事、好整以暇的過日子,背地裡卻是堅持理想、迂迴推進而且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

「學田湮波」是大溪歷史所發生的真實事蹟,在當時日本政權統治之下,大溪人集結了士農工商、販夫走卒的力量,就算必須「走最難走的路」也堅持要與日本皇民文化「並駕齊驅」不能退讓,對比現在香港正風起雲湧的反國教洗腦運動,亦不分軒輊,充分展現早期台灣基層人民的文化韌性。這些在社會基層奮鬥的生命,往往是文化歷史的源頭根本。

大時代的故事要在精簡的頁數裡交代清楚很不容易,所要敘述的內容真的是千頭萬緒,不過寫起來份外感動。歷史是活的,他就存在生活的每一個時空裡。本書包含了我大溪黃家在日治時期發展的部份歷程,至今我們一直都在「大溪文化」之中參與演進,深深感到與有榮焉。

 

烽火仁師

作者 徐貞勇 袁海寶 張玲玉

黃羣英老師號又青,晚號泮翁,別署泮山老人,銀溪一老。一九二○年出生於中國江西省廣昌縣銀溪,一九四九年落戶台灣桃園迄今。

我們的老師黃羣英老先生,今已九十三高齡,但記性超強,陳年往事無論時間、地點、人名,娓娓道來就像昨日才發生一樣。然而他卻不願提及六十年前在大陸的那些往事,他認為大時代動盪錯亂、人事乖違,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許多人也遭受過,也都會這麼做,實在不足掛齒。他只喜歡我們談書法,認為書法才是他畢生努力的志業。

我們對於那樣一個大時代的故事還是非常好奇,常藉著課餘引起話題,可是老師只要說到細節處便會停了下來。再問則說:「俱往矣!這些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事情了。」亂世崩離人心惶惶,老師宅心仁厚不願藉此臧否人物。

我們請老師談談這十四個孩子,他說:「這些孩子現在都八十幾歲了,兒孫滿堂各有一片天地,實在不宜掀起他們昔日的創痛,徒增傷感!」其實,老師是不願假學生的成就添自己的名聲。

然而老師終究是性情中人,聊到得意處忍不住眉飛色舞,說到生命轉折處,亦不禁感慨哽咽,師生動容。

發生在老師身上的事情,是一首有血有淚的史詩,是一齣情節曲折透心感人的戲劇,是一部顛沛流離啟迪人性的小說。這裡面透出的堅忍、寬厚,熱誠無私的情性,不正是人類最高貴的智慧情操嗎!

繪者 傅馨逸

為了繪製這本繪本,我無可避免的碰觸到台灣早期那段,無端捲入的悲傷歷史,而那是我一向逃避去認識的過往痕跡。

這次細讀了黃羣英書法家前半生的烽火人生,並有幸認識了歷經歲月淬煉,擁有豁達大度人生觀與平易近人、謙虛可敬的黃老師;讓我在繪製本書時,對情景的確實掌握描繪獲益良多,也令我以不同角度理解到,沉重的歷史背後所含的價值意義,及在無情的戰火下,受難生民百姓的無辜無奈。期望我們能因閱讀此書,而從中有所省思。

 

小牛童變身大藝師

作繪者 曹泰容

在這個時代,小孩子到學校讀書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許多孩子下課了有安親班、才藝班可以去,吃喝玩樂並不缺乏,算是幸福的一代。然而,如何引導孩子們能意識到面對未來的生活,需要靠當下的認真努力;又如何培養孩子們,面臨變動不停且越來越激烈地球村挑戰的應變能力,是我們現在不分大人小孩都得面對的嚴峻課題。

游禮海藝師生長在遭逢戰亂社會動盪的日據時代,年幼失怙、失學。十幾歲就得到處工作謀生,貧困中,他只有勤奮努力,運用智慧,在工藝技術上力求精進。他學習工藝的故事曲折而感人;他吃苦耐勞的毅力和精神,更為年輕的一代留下最佳的典範。

企劃編輯 王清龍

訪談過程,在游禮海先生思路明晰的對話中,還提到自行創業後,由於工作範圍遍及基隆、台北、桃園與大溪等地。清晨即赴上班族家中,於雇主上班前量製訂約,白天則奔波各地施工,傍晚把握時間為收市的市場商販製做櫥櫃;日夜打拼缺乏睡眠,曾不只一次車子騎到打瞌睡,也曾經累得停下摩托車在路邊睡覺,醒來才發現是嶺頭的墓仔坡。

實務工作過程,都會環境往往地狹人稠,房屋空間不大樓梯窄陡,成品搬運不易,因而配合房屋高度大小比例來設計,也創新了可以拆解組裝的傢俱神桌等。客戶滿意又兼顧美觀實用,不停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經歷經濟起飛,文化藝術提昇的轉折,推陳出新提昇傳統精華,將台灣木作傢俱工藝,由一般日用產業推展到藝術創作收藏品,改變地方產業風貌,追求生活品質藝術化。游禮海先生不斷自修研習、創新改良,展現了藝術家強烈的創作企圖心,是工藝大師獨有的人格特質。

 

夢想.騎馬旅行

作者兼插畫 蘇振明  夢想與人生‧賴傳鑑的繪畫風格與美學意象

人人有夢想,可是實踐夢想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夢想的可行度比較高,那就不會變空想。如果實踐夢想的意志力比較強,夢想就不會永遠停在夢中。

藝術家總是有滿腦子的夢想,他們的心靈敏銳善感,也因此可以為人間帶來許多另類與創新的作品。從藝術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歷程,其實就是將內心的不滿、期待與夢想加以昇華表現,變成詩歌、電影或繪畫。

賴傳鑑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客家籍藝術家,他一手畫畫,另一手從事文學與戲劇創作。一般人觀賞賴傳鑑的畫作,總是覺得色彩繽紛、如詩如歌,猜想他應該是性情浪漫,生活無憂的藝術工作者。

1926年出生於中壢的賴傳鑑,童年時代父親經商家境不錯,因此得以在青年時期遠赴日本學習繪畫。二次戰爭擴大,家道中落,接著父親過世回來台灣,排行老大的他,承擔著照顧弟妹的心理壓力。

1947年「228事件」發生於台北,22歲的賴傳鑑正任職於台北長官公署(相當於現在的行政院)擔任日文翻譯,因此親眼目睹機關槍掃射民眾的流血事件。1948年台灣進入白色恐怖的戒嚴時代,從小喜愛藝文的賴傳鑑重拾畫筆創作,四年後跟著前輩畫家李石樵學習現代美術,這時期的風景畫筆觸乾澀、人物畫表情茫然,反映出二次戰後台灣人吃蕃薯簽配小魚乾的窮困情境。早期畫作中的一隻貓頭鷹看似閉目養神、神情呆滯,其實是當時畫家心事重重的孤寂寫照。

30歲的賴傳鑑,身體健康差,長子不幸得小兒麻痺,生活與經濟陷入困境。此時人生跌入谷底的畫家,卻在繪畫創作點燃無比的衝勁,逐步吸納法國立體派的空間分割手法,再融入個人特色的文學象徵意象,將無奈的現實人生,轉換為詩歌吟詠式的繪畫表現。因此籠中鳥、缸中魚,這些受困的小動物不斷的與青春少女相伴,重複出現在苦悶畫家的筆下。

1967年台灣的社會經濟逐步起飛,拿畫筆20年的賴傳鑑於台北首開畫展,賣畫的收入給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視機,也因此開啟了編寫電視劇本的另類創作。

身兼中學美術教師、畫家、作家與編劇多重角色的賴傳鑑,深知人生如戲、戲劇反映人生的道理,他在美術創作上卻反對「現場主義」,不主張以寫生來完成作品,強調美術創作並非自然的模仿與再現。基於此理念賴傳鑑的畫作經常以素描或水彩在現場打稿,帶回畫室結合象徵符號重新構圖,完成個人特色的綜合立體派油畫。

生於台灣被日本殖民的日治時代,成長於戰後生活窮困的社會,賴傳鑑從小夢想著有天能騎馬漫步旅行,直到六十多歲那年陪同前輩畫家林玉山在中國旅行寫生時,才有機會騎上白馬一償宿願。

現年88歲的老畫家,回想起少年時經常騎著腳踏車在鄉間小路奔馳,臉上浮現著滿足的表情,童年的騎馬夢想,彷彿轉換成少年的鐵馬奔馳。愛馬的賴傳鑑,將自己的畫室命名為「白馬畫室」。

白馬、白鴿與純真的男童,經常反覆出現於不同時期的畫作中,可說是賴傳鑑繪畫舞台演出的三大主角。馬,尤其是白馬,對「生於富裕、長於憂患」的賴傳鑑而言,似乎是帶領他脫離苦悶與現實、追尋夢想與自由的使者,同時也是《夢想‧騎馬旅行》這本圖畫書與畫家主角的心靈呼應。

 

遶 境

作繪者 陳俊華

從小看到大的廟會遶境,如此深刻烙印。說到「六月二十四」,看起來很普通的日子,竟然在大溪人的認知裡是可比擬春節過年的重大節日,或許是外地人無法想像的。這一天為了慶祝關聖帝君誕辰,全大溪進入廟會遶境的興奮狀態,一場宛如民俗藝陣的嘉年華會,百年來風雨無阻,並未隨著老城的興衰、景氣的起落,而有所改變。大溪人每一年依舊虔誠地「辦喜事」、「迎鬧熱」。

大溪廟會曾在日據時代榮列全台三大廟會之一,即可見其歷史地位與盛大規模。從早期繁榮商港、林本源家族、神桌木器、兩蔣、豆干、老街到鳳飛飛,大溪屢屢在台灣文史中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篇章。上列的人事物也是最常讓我們與大溪直接連結的,但唯獨「大溪廟會」,除了大溪人,並不特別受到關注。

此外,台灣廟會的社團陣頭普遍有幫派滲入的負面形象,導致許多沒有信仰的家長對小孩參與廟會活動嗤之以鼻,許多重要的民俗技藝因此漸漸流失,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從正面角度來看,陣頭文化保有相當程度先民生活智慧與藝術的結晶,甚至許多中輟生是在陣頭中找到自信,或許,我們應該用更開闊的視野,來關注這份聯繫著人與神之間,淵遠流長的感動。

有感於此,我一直希望透過藝術的方式,能將著這份原屬於大溪人的感動,與更多人分享,而這本繪本很直接地實現這個小小的願望。期待這份感動在台灣諸多敏感、分裂的狀態下,是可以跨越族群、宗教與政治,以欣賞民俗文化的角度,享受人文藝術的饗宴,進而更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資產。

 

您從哪裡來?

作者 陳麗端 戴文婉 

最吸引人的,最令人感動的無非就是「故事」,然而每個生命故事都值得咀嚼再三,細細品味,所有的緣分都值得我們珍惜與尊重!

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讓這塊土地孕育出多樣性的物種,又因位居亞洲重要地區,在人類歷史發展上也具有非凡的意義。

島國特性讓台灣成為多族群的園地,近些年隨著外來移民人口的增加,台灣的生產能力及未來的國民,有相當大的比例將來自新移民人口的參與。

在這塊土地上,讓我們用心迎接新移民族群融合時代的到來,用寬廣的眼光看待新移民同伴。透過這本小書,體會新移民同胞們濃濃的情與愛,讓這塊土地添增溫暖美好的力量!

 

知母六與霄裡大池

作者 馮輝岳

從小到大唸的史地教科書,大都偏重中國大陸的記述,因而對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瞭解甚少,僅隱約知道自己的來台祖先,是兩百多年前來此開墾的漢人。

多年前,因為參與鄉刊的編寫,始知我鄉的龍潭大池,是平埔族頭目知母六帶領族人和漢人共同開鑿的。知母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到底是何許人?心中曾經納悶多時,卻一直不得其解。當時相關的研究資料甚少,縣誌或地方誌,也多半僅略提知母六的名字而已。大凡這類誌書,都是站在漢人或統治者角度撰寫,對於所謂「番族」人物,總有意無意的予以忽略,人物誌如此,史料記錄亦如是,怪不得有關知母六的事蹟顯少流傳下來。

這回應邀撰寫此書,多方蒐集平埔族及桃園臺地的開發資料,欣慰的是,這些年來由於政府及民間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已有不少文獻和研究論文問世,閱覽之後,對先人篳路藍縷、開荒墾地的毅力和精神,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感佩之情。

霄裡社為淡水社十二社之一,屬於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其社域包括今日的八德、楊梅、龍潭一帶,範圍很廣。我所撰寫的主題是「霄裡大池」,遍查所有資料,卻找不到關於這口大池的開鑿紀實,僅在【淡水廳志】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霄裡大圳在桃澗堡,乾隆六年(西元1741年)業戶薛啟隆同通事知母六集佃所置,其水由山腳泉水孔開導水源,灌溉番仔寮、三塊厝、南興莊、棋盤厝、八塊厝、山腳莊共六莊田甲,內有陂塘大小四口,水額十分勻攤,番佃六,漢佃四。」而本書所述霄裡大池,便是四口陂塘之一。雖然【淡水廳志】的記載只有短短篇幅,但可以看出霄裡社與渡海來台的漢人,對桃園臺地的開發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更為桃園臺地的農業與水利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陳其澎教授研究室,所提供的研究資料指出:「從史料中對霄裡的介紹,泰半集中於清領時期的開招過程,霄裡的生活實錄,卻是霄裡歷史的一段極大的空白。」而我寫作此書最欠缺的,也就是知母六帶領族人與漢人一同挖池開圳的生活實錄。既是一片空白,只能靠著推演及想像來彌補了。為了讓後人在緬懷先人掘池的艱辛時,能夠飲水思源、心存感恩,我多麼希望能重現當年的情景啊!

當然,霄裡大池的開鑿,只是一個例證。清朝甚至更早之前,台灣南北各地尚有數不清的開墾正在進行,這段珍貴的台灣歷史,急待大家去挖掘、整理,否則很快就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裡了。

 

永安夕照

作繪者 邱 傑

夕陽灑在永安漁港的防波堤上,閃閃生輝的海面份外的炫麗,天空的雲朵都被染紅了一片。

奮力冒著灰煙的漁船,發出砰、砰、砰的引擎聲,正接二連三的開出港去。

夜幕低垂海風徐徐,從海上回看台灣已燈火點點連成一線。捕魚人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在全世界的海洋資源,已遭遇空前的耗竭,不只是我們台灣而已,但往往以海為生的漁民們,受害最重。從早年追求漁獲極大量的觀念,到現在配合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等,如何共同面對生存挑戰,是我們所希望傳達給孩子們的訊息。

 

山中日月

作繪者 陳瑞成

早在十七世紀漢人大量移入台灣之前,原住民早已在這座葡萄牙水手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上生活了好幾千年,那時的台灣應是林木蓊鬱、動物成群的快樂天堂。

目前官方認定的台灣原住民族已有十四族,因為生活環境的差異,各族發展出不同的語言、多面貌的生活習慣、獨特文化傳統與豐富有趣的神話傳說。

本書是以泰雅族為主角,藉著祖孫兩人的對話,導引出泰雅族紋面的傳統文化、射日與占卜鳥—西利克的傳說與在山林的生活經驗。由於篇幅有限只能作選擇性的概述,希望能闡述出原住民族敬重大地、與大自然和平共存且永續經營的生活文化智慧。

在台灣這美麗的島嶼,由於我們對土地的不當開發,對自然資源的濫用及對生物棲地的掠奪,已遍嘗苦果。尤其加上地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每年對台灣造成的傷害,更是大家心中的痛。此時我們更應好好學習原住民的祖先,認真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田水甜

作者 傅林統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李紳的〈憫農詩〉,眾人所熟悉,農業時代的農家,誠然辛苦,然而農耕生活卻充滿著人與土地的親切情誼。尤其是兒童們那浸浴在大自然,享受清新空氣,無污染環境的樂趣,以及取材於身邊的創意童玩、冒險遊戲等等,哪是現代環保問題嚴重,且壓力重重的兒童們想像所及!

我的家鄉在大溪鎮的邊陲—中庄,是台灣典型的農村,農家佔大部分卻也不少出外謀生和打零工的人家。不過在兒童們來說,同儕之間相處遊戲並無差別,體驗的都是傳統農業社會的善良、淳樸、溫馨。

一打開回憶的寶盒,往日的一點一滴都湧上心頭,似乎回到童年,嗅著土地濃濃的芳香,聞著田水甜甜的氣味,也見到了往日一起奔跑田間的玩伴、還有呵護著我們成長的所有鄉親。

真是一次滿懷喜悅的寫作,願與讀者,一起分享那份甜蜜的追憶,更盼望藉此喚起人們覺醒,反思應該怎樣從環保和有機的理念,對待我們唯一的地球,也確保我們自己徹底的健康。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

作者 陳仰聖     

台灣五百萬年來,因板塊推擠,形成海拔三千公尺之高山就超過兩百座,為多高山之海島。由於土地狹長,又位於北回歸線上,因此擁有五種以上的氣候區,相當適合各種動植物生存。因此於幾次冰河時期,許多動植物大舉遷徙來到台灣,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雖然隨後人類進來的獵殺、開發等行為,造成很多動植物消失,實在可惜。但是,即使如此至今總生物種纇,仍然超過十八萬種。 

本書以一條典型的台灣溪流來代表,書寫我們普遍遇到的生活際遇,以擬人化的原生生物來嘗試描述牠們的生存困境。因此,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從生活、生態、生產,去定意能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未來。

繪者 張致中

我們走在路上,自然會用人的角度來認識這個世界。高山與樓房如此宏偉巨大、蟲魚鳥獸卻又顯得細膩渺小,但是當我們習慣了這個視野,就很容易遺忘了他們的存在;想想看,一隻小螞蟻要通過人行道,那是多麼遙遠又驚險的一段旅程啊!而且,如果我們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而忽略了世界上還有其他與我們共享這個大自然的鄰居,那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牠們。

《柴棺龜 澤蟹和虎皮蛙》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小動物們,因為家園被人類因為自己的需求而破壞掉之後,被迫踏上一段尋找新家的未知旅程。這些小動物們,都是桃園臺地上楊梅一帶的原生物種,您是否曾經看過這些老鄰居在身邊出沒呢?跟隨著牠們的視野與腳步,會發現平常熟悉的地方,變得陌生又奇異!原來我們散步就可以到達的距離,在小動物們眼中是如此的遙遠又艱辛,彷彿電影或故事中才可能出現的冒險之旅。而且,這一路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危機與陷阱,幸好熱心又機警的牠們彼此照應、互相幫助,才得以有驚無險地度過重重難關。究竟,這些小動物們最後能不能找到另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園呢?只好請讀者一起,踏上這段壯闊的長征找出答案囉!──您……找到了嗎?

 

濕  地

作繪者 陳維霖

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北回歸線經過,放眼全球皆是一片荒漠之地,唯獨台灣有高聳的中央山脈屏障,留住了大量的水氣,難怪以前的航海者經過會大喊「福爾摩沙」。在這美麗島的我們,很難想像缺水之苦,唯一例外是每逢風災過後,面對那混濁的水所顯現出來的窘態。

濕地跟我們是如此的接近,是否太方便取得水資源,竟讓我們如此的不珍惜它。我們會為了那所謂節省時間的路程,而任意填平一處濕地,也為了創造所謂的經濟效益,而願意摧毀一大片的海岸濕地。這些濕地一旦遭受破壞,就很難再回復原貌,這種粗暴對待大自然的事件,卻在這美麗的島嶼一直上演著。

本書想呈現台灣的濕地之美,濕地上有眾多的生物,這兒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蘊藏了許多「他們」的故事和仰賴濕地維生的一群堅毅的人們。這群人無法在國際化的當下,隨著降低成本的企業方針而四處築巢,他們只能堅守這一片土地,努力跟大自然和諧的生活,創造他們的故事。

 

拉拉山神木

作者 黃麗錦   

曾經在此生生不息的天然檜木林,是台灣浮出海面後,冰河時期所留下的遺珍。經歷千百萬年環境的考驗,依然堅挺聳立,屹立不搖。不僅見證台灣大地的變化,人類開發的歷史,更涵養孕育著這座島嶼上的無限生機。單以水資源來說,森林就是最天然的綠色水庫,永遠不會淤積的大水庫。 

站立在他們的面前,愈發顯得自身的渺小與不足,更加提醒自己要懂得謙卑,並尊重對待大自然中的所有萬物。

作者 王清龍

銳利的雙眼,極目四望。大冠鷲高高的盤旋在拉拉山將晚的天空中,紅紅的彩霞映襯在他揮展的羽翼身上。故事裡透過科幻小說的筆法,一如原住民族萬物有靈的尊崇認知;木族提供鷹族生養居宿的環境,而鷹族帶著木族的靈飛翔瞭望互相依存,萬千年來與人族生命交織的故事。描繪述說拉拉山的巨木,由大自然的生成,復經人類的砍伐、摧毀,環境的變遷;而後所殘存下來的神木,終於讓人族知道他的可貴,而現在成為重要的自然科學生態保護區的過程。

 

五月飛雪 油桐花

作繪者 陳維霖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了9級強烈地震,隨著這驚天的一震,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能源使用政策,都被重新拿出來檢討、審思,以往我們認為最乾淨的能源,事實上對大地的傷害卻是最劇烈的。以台灣的石化產業為例,除了污染空氣之外,過度的抽取地下水,導致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生態環境改變,這種昂貴的社會成本付出,絕非我們所樂見的能源使用方法。

本書的內容以油桐樹當第一人稱,從它落腳台灣開始,跟著周圍的人們一起生根於這片土地,在以往石化工業尚未普及的年代,用油桐樹所製作或是延伸出來的種種產品,都深植於我們上一代的記憶及生活經驗中,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或許它沒有足夠的經濟效益,但這些產品並不會汙染我們居住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它生生不息。

我們目前所依賴的核能或是石化產品,如果把它對大地所產生的傷害,換成等值的貨幣,那將也不是廉價的產品了。

除了介紹油桐樹的經濟效益外,對台灣四時山林的美景,也都加以著墨,無非想表達上一代的人,使用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並不會去大肆破壞生活的環境,那種天、地、人和為一體的觀念,深深地吸引著我。為桐花畫繪,幸福的感覺,猶如日本詩人蕪村的詩「為花而來 為花癡迷 悠閒陶然哉」。

企劃編輯 王清龍

油桐類植物並非台灣的原生物種,屬外來引入且馴化於鄉野之間。最早的記錄為1850年間由中國華南引入,而1915年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引入三年桐及千年桐後,才開始有大量的造林。台灣於1960年前後鼓勵栽種,以油桐原木加工爭取外匯,以外銷日本為主。

油桐木生長快速及土壤適應力強,少病蟲害,木材用途多樣等特性優勢。其中千年桐取代了當時泡桐木材的缺口,而三年桐木材之生長不若千年桐快速,在林中的優勢程度也不如千年桐,樹高與直徑比千年桐小很多,故主供採種子榨油。

對許多老一輩的客家人來說,撿拾油桐子出售,那種收成的喜悅,是烙印心頭永難磨滅的記憶。

然而,屬外來樹種的油桐樹,而今已成強勢拓展領域之植物,影響週遭台灣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油桐林降低了植物社會的多樣性,所以對於台灣的原木林,仍然具有極大的生態隱憂。

 

萍蓬草田野筆記

作者 陳德鴻

台灣萍蓬草(Nuphar shimadai Hayata)最早是日籍園藝植物學者島田彌市(Y. Shimada,1884-1971,台灣總督府技手,新竹州技師,台灣農會技師)於1915年12月15日在新竹縣的新埔所採獲。日本植物學者早田文藏(B. Hayata, 1874-1934)在1916年出版的《台灣植物圖譜》(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中發表為新種,種名shimadai 就是為了紀念其採集者島田彌市,模式標本(Isotype)目前仍保存在林業試驗所的植物標本館中。

台灣萍蓬草是萍蓬草屬(Nuphar Sm.)植物,屬名Nupha在希臘語為水百合的意思。以前和睡蓮同在睡蓮屬(Nymphaea);不過萍蓬草為子房上位,種子不具假種皮,相對於中位子房、種子具假種皮的睡蓮屬,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萍蓬草除了1915年島田彌市的採集紀錄外,只有一筆1917年佐佐木舜一的採集紀錄(Syuniti Sasaki,1888-1961),之後的六十多年間,都沒有官方採集的紀錄。

依據環保署出版的《植物生態評估之特稀有植物圖鑑》,台灣萍蓬草的原生地侷限在桃園縣龍潭、中壢、南崁;但是依據輔仁大學生物系陳擎霞敎授1985到1986年在桃園池沼的生態研究,她發現只在桃園臺地南部的龍潭八張犁發現台灣萍蓬草,其它中壢、南崁等中北部,並沒有台灣萍蓬草被採集的紀錄。

陳敎授的這項研究報告,引起了桃園縣政府對台灣萍蓬草的重視,因此在1990年以休耕補貼農作的名義,補助每座埤塘一~二萬元,做為台灣萍蓬草的復育工作,可惜到1996年就因欠缺經費無法繼續補助而中斷。

 

水蜜桃‧樂桃桃

作繪者 曹泰容

水蜜桃是我們桃園縣復興鄉的重要經濟作物,好吃、花又美。但是 這收成的背後,又有多少辛勤故事,多少的生態與環境平衡的拉距,不是我們一口咬下就能完成的滿足。

作者希望透過一個務農家庭孩子的成長,來表現愛與珍惜。由一個務農家庭的小學孩子,暮夏入秋的時節清晨寫入,在如詩如畫的山水裡。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地形、颱風、暴雨、霜雪、病蟲害……面對市場的競爭─殺價、滯銷……辛勤的販賣,父母的勞苦、憂心、失望及欣喜,都牽動著孩子的每一個成長。

 

埤塘故鄉

作者 謝鴻文

住在八德十幾年了,大多數時候覺得很慚愧,無法驕傲的向外人敘述它的文化、特色是什麼?當情感無法認同時,難免有一些焦慮;因為我一直希望自己不是那種只關在書房,不問世事的讀書人。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到霄裡走訪過幾回後,心裡油然萌生安慰,不禁要說還好還有霄裡。這原是平埔支系凱達格蘭族的聚落,而後成為客家與閩南人生活之地;部份古蹟、水圳、埤塘保存完善,民風依舊純樸,讓八德的歷史文化尚有源遠流長的故事可說。

這個故事是身為八德人的我,第一次以故鄉為題材的書寫。以霄裡為基準點,擴散去看整個桃園縣的埤塘,在人文、歷史、生態等種種面貌與演變。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源遠流長的先民故事敘述詳盡是不可能的,必然要做許多取捨。最後留下的故事文字,幾經琢磨,若有光華,都要歸因於這片土地的蘊含,而我何其有幸得以看見。

者 陳俊華

背著相機,開車穿過田野、埤塘,我約了鴻文到霄裡進行繪圖資料的採集。那一天,我彷彿搭了時光機,回到了童年在外婆家附近農地玩耍的場景,當時好多的回憶與感動不斷地傾洩而出!真的,水泥城市住久了,似乎到了鄉間才能真正感受到土地的呼吸。

我特別喜愛下過西北雨的午後,陽光在雲層縫隙間露出,稻田傳來陣陣的泥土香,偶爾還和著養豬戶「濃濃」的味道。大概是離開家鄉久了,感受特別深刻。這些鄉村的場景與氣味,應該可以喚起不少離鄉打拼遊子的共同鄉愁。

我的外婆家就在八德郊區,離霄裡不遠。印象中的外婆家,就是充滿了稻田、菜園、竹林、埤塘、水圳、榕樹、廟宇和古厝……,這些熟悉的視覺圖像一直儲存在記憶裡。特別是大大小小的埤塘,印象中就有好幾個,當時的我大概只知道這些水池可以釣魚、打水漂,根本不曉得這是老祖先用來蓄水供給農作的!現在有了這次機會可以透過繪本,讓更多人瞭解這塊土地的故事。

 

我的老師 鍾肇政

作者 馮輝岳

鍾肇政先生不僅是我小學的作文老師,也是引導我走上寫作之路的啟蒙師。

這本繪本是我從學生的角度,書寫老師的行誼、風範和在台灣文學的耕耘與奉獻。區區幾頁篇幅實在無法容納,所以,僅就其文學創作理念,以及提攜後進的用心稍作介紹。

鍾肇政先生是台灣桃園縣龍潭鄉人,1925年生,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後,他和許多人一樣,從注音符號ㄅㄆㄇㄈ入手,開始學習華語,歷經數年才得以用中文從事文學創作。他長期任教於龍潭國小,退休後,曾在東吳大學擔任一年半的教職。

除了寫、譯之外,鍾老師也致力於台灣文學作品的編簒。主編有「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十冊(文壇社出版)、「台灣省青年文學叢書」十冊(幼獅出版社出版)、「台灣作家全集」五十冊(前衛出版社出版)。還參與「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的編務八冊(遠景出版社出版)。

鍾肇政先生生平獲獎無數,主要獎項有:嘉新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台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總統文化獎等。2000年獲頒贈二等景星勳章,2003年獲頒贈二等卿雲勳章。可見其對文學志業的堅持和貢獻,已獲廣大群眾的肯定。

鍾老師也熱心參與社會改革運動,如「台灣筆會」、「客家公共事務協會」……都曾投注心力擔任會長或理事長職務。盼望這本繪本能讓小朋友、大朋友更接近文學大師,更認識這位住在桃園的台灣文學領航者─鍾肇政先生。

 

客家庄 娶新娘過新年

作者 李錦尚

在我們台灣,早年北部地區有一段時間,客家人為了不介入泉州人跟漳州人的爭鬥,由富裕的淡水河流域南往桃園臺地移徙開發而去。因為生活習慣及生存的技能使然,幾乎都會選擇有穩定水源的山區做為居住地,農耕勤讀。長時間發展過來由於生活條件的侷促性,人口增多迫使客家人必須離鄉背井,到外地和都市裡尋找工作機會。直到今日即使散居各地、事業有成,但是在家族慶典和特定節日時,客家的遊子們總還是會回到原鄉,凝聚出濃厚的鄉土情懷。

身為客家子弟,面對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在這本書裡我只能就其中娶妻、過年、掃墓的行進,來淺淺的表達出我心裡深深的繫絆。情感方面客家人總是保守含蓄的,在客家庄中見面的第一句話總是「食飽了沒?」問候著彼此。一句「好日多風雨。」道盡了客家人樂天知命卻又硬頸的精神。而離開時也約定著「有閒再來聊。」客家庄就是散發著濃濃的好客味道。

勤勞簡樸一直是客家人的傳統美德,也是一般人對客家族群的認知觀感,但是在勤作勞動之餘,詩歌民謠、生活工藝之美皆蘊含客家文化的精髓,為人稱頌。雖日常生活儉樸,然而在年節風俗中卻是毫無儉色的敬天、敬地、敬先人,慎終追遠、長幼有序的傳統倫理觀念,也表露著客家人遵奉著「天、地、君、親、師」五常的生活準則。一個單純的擲聖筊,蘊含著傳承也象徵著成長的肯定,客家人的感情是如此的保守卻又豐富。

 

眷村‧我的家

作繪者 王 蘭

眷村,是我成長的家。那兒有我充滿溫暖、歡樂、酸甜苦澀的童年與青春往事。這次有機會將自己的童年故事真實的以繪本呈現,重新回味曾經在眷村裡擁有的幸福,透過圖像與文字的傳遞,希望讓新生代的孩子們也能感受眷村的感動。

鄰居的大哥哥一直是我信任跟隨的同伴,在物質缺乏的年代裡,村子裡的孩子們總是相互陪伴,一大群玩起來快樂無比,當然也常常無心地闖禍,被媽媽處罰。眷村裡的婆婆媽媽們更是相互照顧幫忙,只要一家包餃子,總有鄰居們也都能享用到美食。緊鄰的矮牆、窗門連繫的是不分你我的濃濃情感關懷。

隨著眷村的改建,老舊的木屋水泥磚牆變成了高樓華廈,眷村的孩子們為了學業、事業也各奔前程。英挺勇敢的軍人們也白髮蒼蒼,婆婆媽媽們捧著毛線團一邊聊天一邊織著毛衣的情景,芒果樹、芭樂樹、牆邊盛開的朱槿花、瓦牆全都留在記憶裡。

 

山水大溪  

作者 黃建義

大溪不是只有古洋樓和美食而已,大溪有的是豐富的人文、歷史、和澎湃的土地拓墾故事。水岸桃花源、大溪山水城,「大山腳下、大水之濱」的大溪老城區,是一個北台灣露天歷史博物館。大量的文史資料與歷史建物,至今仍完好於此。這裡從沒沒無聞到萬商雲集,也曾經大起大落幾乎銷聲匿跡。至今仍是一個充滿文化素質,充滿喜悅歡笑的老城區。

就在一百多年前,河面廣闊、波光潾潾帆槳商旅終日不絕,碼頭上忙碌的貨商和船工、搬運工,延著岸邊石造的階梯正揮汗地把貨物上下進出,他是淡水河的國際貿易通商陸港,歐洲的洋行在此貿易經商,全球營運。未幾,走入了日治時代時期,有如現代客運或捷運系統的公共交通建設─人力運轉的輕便鐵路,載著茶葉、樟腦、南北雜貨、男女老少,川梭於街道市集。輕便鐵,遠程已取代了河運路線,上達今日的復興鄉,下廣及桃園、台北。而街道兩旁依據新都市計劃興建的巴洛克式洋樓,正競相取代了清末閩式的屋舍。

繪者 曹俊彥

為「山水大溪」繪圖時,我試著由圖像進入心象,設法了解各個角色的心情。感受蓮生遭受生活變數的驚恐與無奈,體會泰雅青年瓦旦友愛與憤恨交戰的矛盾,以及大溪居民護衛鄉土的努力和被出賣時的無助。當我在描繪受傷潦倒的鄉勇時,心中淌著不捨的血滴。

當然,對台灣人在風浪中、在夾縫裡,努力求生、戮力向上的精神,也畫出我心裡的振奮。希望透過圖畫,能讓讀者得到歷史的臨場感受。燃起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更深切、長遠的關懷。

 

虹彩織手

作者 嚴淑女

泰雅女人用織布圓滿了一生,織出對自我的肯定、對部落家人的愛和泰雅文化的技藝傳承,最終才能獲得紋面的資格,通過彩虹橋回歸祖靈之地。這種超越形式的編織內涵,是維繫部落的中心精神,需要被傳承以免失落。因此藉由故事中的老奶奶一步一步紮實的將織布的技藝、內涵、傳說故事和對自然萬物的尊重態度傳承給小孫女,來傳達泰雅的織布文化。透過在山林長大的泰雅畫家米路‧哈勇靈動的線條、淡雅的色彩,也讓讀者感受編織和紋面的傳統如何培育最美麗、內斂的泰雅織女,永續的傳承泰雅的織‧紋記憶。

者 米路‧哈勇  泰雅族的紋面文化

泰雅族的傳統習俗,男女到了十四、十五歲時,就要進行「紋面」的儀式,這是一種成年的象徵。男人必須通過獵取大型獵物的考驗,具有勇敢善獵的特質;女人必須善於織布、熟悉農作、辛勤家務,具有忠貞、勤奮的特質,才有資格紋面。

泰雅人過世之後,也是以是否有紋面,來判定是否可以走過「彩虹橋」,進入祖靈之地。因此,紋面在泰雅族社會中,不只是男女長大可以結婚的標誌,也是美麗的標準,榮耀的象徵。

男人的紋面圖案比較簡單,在額頭中央紋上一豎,下巴中央一豎。女人在七、八歲時,若已學會基本的織布,就可以先在額頭上紋上一豎;到了十四、十五歲時,學會泰雅女人的織布和重要的技能,獲得族人認可之後,就可以紋面。紋面圖案以嘴唇四周為起點,沿著臉頰兩邊一直紋到耳際,是一種像彩虹一樣的弧形圖案。

 

茶香入夢

作者 溫文相

龍潭是台灣最早的茶鄉之一,美麗的丘陵地形,海拔約在300~400公尺之間,地勢起伏平坦,土質適合種茶。每天的清晨或黃昏都有一層薄霧籠罩茶園,茶樹長年在濕氣的滋潤下,製成的茶葉品質醇厚、香氣怡人。龍泉包種茶的產量曾高居全台之冠,列入台灣十大名茶,近年轉型的椪風茶亦已成為市場主力。而楊梅市的丘陵地區,包括高山頂、矮坪仔、秀才窩一帶,原以生產外銷的綠茶為主,近年來受到內外銷市場變化的影響,將包種茶製作成半球形包裝,取名為「秀才茶」,是不少熬夜苦讀學生的最愛。

桃園近年來工商業發達,逐漸走上高科技領域,高度都市化與開放農業市場的結果,不論茶業、稻米、蔬果等都面臨全球化的競爭。農民生計頓受嚴重衝擊,青壯人口大量外移,農村中數量最多的就是老人與狗,人氣熱絡的家庭反成是寶。以土地為生的農民,有人坐困愁城,有人則思考其轉型的可能。

本文藉著留在茶鄉孤單老農的身影,探究他內心深處的矛盾與渴望;一邊滿意兒女出外打拼、事業有成,-邊希望能有兒女承歡膝下,承繼種茶祖業。

老農的茶園養活過一家老小,但產業正面臨內外的衝擊,如何冀望年輕人接手;但若無人接手經營,父祖留下的產業又當何去何從,一旦兒女想辭職返鄉,內心又是一番苦痛的掙扎。另一方面,年輕人返鄉除了面臨生存的壓力外,也有來自長輩的挑戰。雖然了解若不創新,產業就沒有活路,但長輩習於傳統害怕改變,也是不爭的事實。

文中切入了近年來在台灣風起雲湧的社區營造活動,一批批熱心又不汲營私利的骨幹,群策群力協助社區建立自己的產業。長輩們經驗豐富,年輕人充滿熱情與想法,交織出台灣富麗農村的新景象。

 

宇宙小行星 中壢

作繪者 施政廷

2010年11月,中央大學在運動會的開幕儀式中,舉行「中壢小行星」頒贈小行星模型及銘牌儀式。這一顆在2006年夏天,由中央大學的鹿林天文臺發現編號210035的小行星。本書即藉由這顆名叫「中壢」(Jungli)的小行星,來描繪表現中壢都會的生活點滴,呈現出未來發展的各個面貌。

桃園縣共有十三個鄉鎮市,中壢市是縣轄市,位於桃園縣的地理中心。全市大致可區分為:市中心、內壢、龍岡、大崙四部分。面積共76.52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十萬,客家為主要族群人口。

中壢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大型工業區,擁有八所大專院校,中央大學設有全球首創之客家學院,長期以來致力於客家學術研究和人才培育工作。老街溪為流經中壢市中心的重要河川,溪流周邊即是重要的核心商業區。

為提升都會整體的生活品質,桃園縣政府「老街溪河川整治及景觀改造計畫」主要為落實「老街溪水岸活化、再造桃園清溪川」。所以將拆除老街溪加蓋段,並進行疏通水流、護岸及堤防整建,渠底改善、汙水截流、橋樑美化、親水、水岸景觀及街道規劃等中壢市都市更新計畫工程。迎接未來的捷運建設和航空城計畫,達成「安全、宜居、樂活」的願景。

為彰顯「中壢」在台灣的特殊象徵意義,中央大學將編號210035小行星命名為「中壢」,讓「中壢」躍上國際舞臺,揚名宇宙。這顆「中壢小行星」,現在她在人馬座附近,閃閃發光。您看到了嗎?

 

美濃.菸樓

作者 溫文相

菸葉會在美濃落腳,是在1938年日治時期的事。由於地理氣候條件優厚及政府政策,加上居民九成以上為客家人,刻苦耐勞、團結互助。使得這項需要大量勞力的農作,在60年代中期以2200公頃的種植面積,冠稱全台菸草王國,佔全鎮可耕面積的六成。1976年高峰期,全鎮每四戶人家即有一家是菸農,總面積為全台灣1/5強。

對美濃農村而言,「菸葉是教育之母」,培養一個大學生需十六年以上長期投資。所花費的巨額成本,誠非經營稻米或其他作物可維持。惟有政府保證價格收購的菸草,可提供較充裕的收益,所以菸葉一度是美濃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柱。

種菸人家的孩童都算是菸作勞動人口,在父母的帶領下全得參加種菸勞動。在人力大量需求下,非種菸人家的孩童也成了打工或代工的對象;舉凡裝泥包育苗、上菸架、下菸葉或封菸頭,當別人在盡情歡樂童年時,美濃的大部分孩童,就體會過打工賺錢的滋味。

種菸成果的好壞,燻菸是最重要的工序,一棟菸樓平均燻七次。菸樓掌火的人,上夜有親朋好友陪伴,喝茶小酌、打嘴鼓或研究菸葉知識;半夜若肚餓,煮粥、煮麵、烤蕃薯,下夜則假寐一番,這時全鎮不必冬防,不必守望相助站崗。

後來大阪式菸樓被電腦烤菸室取代了,空間縮小了,烘菸效率卻更為提高。最重要的是,燻菸葉的人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好好的睡上一覺了。

種菸葉,農忙時全家上下一刻都不得閒,生活作息除了要跟上菸葉的成長節奏,還要老天爺賞臉,往往有大半年不能喘息。然因客家人所秉持一貫的「耕讀」傳統,故時常可以看到「牛角掛書」的畫面。曾有一年,花蓮師專的新生,美濃人竟佔了1/4強。菸業為父母攢下子女教育經費,培養出很多的碩博士、工程師及老師。所以老菸樓,不僅是台灣人往昔的打拼記憶,也是珍貴鮮活的文化遺產。

 

燃燒的歲月

作繪者 陳維霖

台灣含煤地層生成於六百萬年前,多集中於苗栗以北,平均厚度為45公分,由於和一般先進國家認定具開採價值的100公分相距甚遙,所以世界上煤礦開採環境不佳的國家中,台灣環境的惡劣尤甚其他;儘管如此,煤一直是清領以來台灣最普遍使用的能源。

煤推動著早期台灣生活的種種必須。本書藉由一個礦工家庭的一天,描繪昔時採礦的艱辛。末尾全家的天燈祈福,恰恰反映出當時台灣普遍的家庭現狀及心理。年紀最大的阿嬤不敢奢想,只敢祈願全家健康、工作順利;做為家中長子女的孩子,通常犧牲也最多。

那是一個還沒有外勞,也不須要外勞的年代,是用真摯、誠懇去面對所屬土地的年代。對於這一群埋首苦幹、揮汗奮鬥的礦工們,我們希望透過本書,把那一段艱辛的努力,講述給我們的下一代聽。

 

土地和太陽的孩子

作繪者 伊誕.巴瓦瓦隆

記憶是人類心靈很珍貴的寶,它可以幫助我們傳承被記憶的事,同時也可以提醒我們追尋將遺忘的道理。

記得小時候,經常在夜裡聽祖母傳講神話故事;有些故事很好笑,有的聽起來很可怕。而有一些則是祖母一再述說的故事,雖然在當時,只覺得聽故事是睡前的樂趣。但直到長大後祖母過逝多年,才明白兒時聽的那些傳說故事背後的意義,也更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記憶裡。

這個繪本,是我嚐試以「木刻版畫」的呈現方式,來述說記憶裡祖母口傳的「土地和太陽的孩子」的故事。對我而言,這則神話故事有兩個重要意涵:一、再次確認造物者對台灣原住民族人的創始起源。二、故事啟示我們,人類確實是需要彼此互助和分擔分享的精神與生活美學。

我將永遠記得祖母說故事時慈愛的面容,並繼續傳講記憶裡那些有趣的、令人期待的神話故事。

 

黃金神花的子民

作繪者 不舞 阿古亞那

這是一個台灣土地的故事,一個古老悠久阿里山鄒族(cou)起源黃金神花的故事。根據傳說天國滿滿的都是黃金石槲蘭,所以我們族人於庫巴(kuba 男子集會所)的屋頂和門前會種植黃金石槲蘭,因而來辨識知道是神的子民。從尼弗如(nivenu)神的創造裡知道神對人類的喜愛,他特別留下大腳的印記,讓我們記得祂的存在。哈莫(hamo戰神)天人合一、文武兼備,所給予的教導祝福,都於故事中一一呈現,這是族人們重要的精神支柱及生活依循,也是我們的律法。

在我們口傳歷史裡,鄒族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我們取其中一個說法來敘述。

以前鄒族的頭目、勇士及族人們,會在手指關節和身體上施以刺青圖紋,這就是神人形象圖紋的表達。但是現在已經難得看見這光榮的標記,所以我在畫作上特別強化面部的圖騰象徵,希望藉由這本書的記錄,能找回族人們的自信與光彩,讓美麗的鄒族文化可以永遠傳揚。

 

從我家到學校的花草日記

作繪者 陳麗雅

剛開始構思這本繪本時,我發現一般人,常常忽視自己身邊容易接觸到的事物,而捨近求遠。

《從我家到學校的花草日記》最主要是用故事方式,和親子之間互動的描繪,來讓大家認識和喜歡台灣常見的野花、野草;和市面上的植物圖鑑有所區隔,並提供簡易可行的觀察方法和入門知識給大家。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走路的時候常常有機會看到在道路旁、水溝邊、牆角下、人行道的空地上,冒出一棵棵小小的植物,開著美麗的花朵。到了新春,原本單調的草地,突然長滿了紫花酢醬草和黃色的菊科小花,還有那可愛又會刺人的含羞草呢!

這些野植物是如何生長出來的呢?看它們不會移動,卻能擴散到新的環境,形成新的聚落,又能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它們的子子孫孫。

賞野花、野草,是不需要到特定的地點和時間,就可以做到的自然觀察。它不僅賞心悅目,還可以讓我們認識好朋友!像植物朋友、昆蟲朋友、動物朋友……

 這是一本能導引小朋友,訓練自己的觀察力,還可以學會如何記錄小花小草們,努力生長過程的繪本讀物。在書中不僅看到漂亮的花草,還可以了解到花朵開放的特性為何?會不會結果?如何傳播種子等知識,並能讓小朋友以最簡單、最輕鬆的方式接近大自然。

希望借由本書的閱讀,能讓小朋友們從自己開始,由近身周圍的環境培養好奇心、觀察力,進而發現新鮮的事物與知識養成能力。

 

發現春天的山林

作繪者 林麗琪

每天走進山林感受自然的動靜,各種昆蟲發出的美妙鳴聲,蜥蜴爬過落葉的窸窣聲,蜜蜂掠過耳際的嗡嗡飛行,鳥兒振翅起飛的噗啪聲,一片葉子隨風飄落的觸地聲,都是動人的聲響。

許多的發現與驚歎!數不清的自然景象深映腦海,成為我創作的靈感泉源,大自然賜予了每個畫面構圖與色彩搭配,植物的開花結果,將春天的山林妝點得美侖美奐,能夠跟著季節的腳步作畫,讓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自然給予的幸福,你發現了嗎?

 

河與岸

作繪者 施政廷

台灣的河流長度在100公里以上的共有6條,都分布在台灣的西半部,由北而南是為:淡水河、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及高屏溪。另外西部的大安溪、東部的蘭陽溪、花蓮溪、卑南大溪也都是較大的河流。大漢溪則是淡水河主流的上游,總長135公里,發源於3100公尺高的品田山,源流名為塔克金溪。

這個故事以「大漢溪」為主角。淡水河系到大漢溪流域,是台灣早期具有航運之利的河川;孕育了工商業、吸引了人口聚集,在岸邊形成了一個個都市聚落。這些河岸都市,見證了河流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

每一條河流都具有生命,演繹著各自的生態樣貌;人們可以融入、分享自然,但不應掠奪,更不應為所欲為地干預自然。本書從河流的美麗,到遭受人為破壞後的創傷,呈現一條典型台灣河流的命運。只有把河與岸結合,我們才能明白,河流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命脈。

 

小松鼠皮球看牙醫

作者 孫慧榆

台灣的赤腹松鼠屬齧齒目,成鼠體長約20公分左右,體重約500公克。有一雙紅色的大眼睛、一對大門牙,腹毛為紅棕色,配上一身褐色短毛及膨鬆的大尾巴,所以又叫「膨鼠」。為雜食性動物,最愛吃植物種籽、果實、嫩芽、花朵、小蟲及鳥蛋等,有儲藏食物的習慣。生性膽小敏感且十分迷糊,常忘了自己儲藏食物的地點,然而拜其健忘所賜,被埋在土裡的種子才得以發芽生長,成為大自然的生力軍。適應力強,從平地到3000公尺的高山,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

若干年來,也曾帶著孩子在植物園裡圍觀遊客餵食松鼠。當時在場的民眾都興奮的參與,尤其是帶著小孩的家長,皆努力的想讓孩子親近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當時如果筆者身上有食物,我想我一定也會愛心不落人後竸相餵食的。如今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才了解到這種行為對環境物種是有很深遠的影響。

環境保護是我們這本書想要表述的主題,但是對大多數的小孩子來說,這不見得是一個容易深入理解的問題。

而「餵食」這「一件事」或者說「動作」,可以從「科學」也可以從「感情」的面向來看;可以由「人」或「動物」的角度出發,當然也可以以「人道」或「自然」的層次來說起。雖然這是個小題目,然而卻是個值得探討的大問題。

筆者以一個在都會公園中,小孩子們最常見的松鼠來寫起,也帶入了現今在物資豐沛下的孩子們,應該注意的飲食健康及衛生習慣的問題。

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可以在小孩子看完這本書之後,從各個方向、角度來做個討論。那將會在孩子們的心智上,產生對環境保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們很不一樣。